让飞扬的青春植根于创新创业团队的沃土中(第149期总第421期)
2016-07-06  

目前,“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群体中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源于国家推进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更是源于大学生群体发展的自身内涵和动力需求。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团队、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方式,多力并举,不断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断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业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果。

大学生创新团队教育,就是其中重要且靓丽的一环,作为计算机基础应用创新团队(原逸凡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我对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尤其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作为从事高校创新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深刻的知道,大学生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热情的群体,有足够的活力和动力,只需要一个火种,他们就会迸发灿烂光彩,他们的潜力是无需质疑的。同时,优秀的平台是大学生成长的土壤,高效的引导和教育,也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创新是能力培养的前提

创新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思想,需要一个平台去培养,去锻炼,同时,进步离不开合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创新的思维是源泉,是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创新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计算机基础应用创新团队一直保持周六下午例会制度,我和我的学生们就某几个问题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讨论所形成的项目创意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训练项目。通过思维导图,发散了学生思维,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有目的创新。

二、科学模式的保障

一个新成员,从来到团队的第一天起,便会领到团队专门制定的培养计划。关于培养计划,我曾经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兄弟院校指导学生创新工作的老师进行过深入交流,也和IBM大学、GOOGLE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员沟通学习,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将团队成员的培养分成四个部分:萌芽期,重培育;幼苗期,重引导;成长期,重推动;成熟期,重实践。萌芽阶段,要学习基础知识,了解项目体系结构和实施原则,重点培养思想和建立体系;幼苗期,要有效参与项目,在团队中参与实践,完成项目流程了解与学习;成长期,能够高效完成项目,通过项目驱动历练自己能力;成熟期,要贴近企业实践,通过企业实际项目引导,有效接近社会需求,提升就业能力。我将团队成员包括指导教师的学习设计成为一个螺旋型的快速模型学习新知识,带着任务学习新知识,一段时间后,以项目成果形式考核学习效果,通过由教师和项目负责人组成的专题评审会评审,再从项目成果中发现问题,扩展学习更多新知识。团队成员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掌握着越来越多的知识,不断扩展着自身知识层面。我们团队还有周三例会,进行指导教师授课,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团队项目内部交流评审,定期完成包括基础、算法、设计、实施等环节的授课工作,当然有作业,作业就是项目。为了有效扩展知识层面,我们还有多项专题活动,包括经济学院教师孟亮、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蓝和慧都曾经为团队成员做过专题演讲,包括我已经毕业的就职于腾讯的温和同学、就职于百度朱金铃同学做过学习建议和就业指导专题报告,有了大家的帮助,团队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能力也越来越强。

三、协作精神是灵魂

团队是由人组成的,团队的精神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里面重要的就是协作,团队的协作。团队项目从立项到需求分析到最终的制作完善,合理的分工、成员之间的完美配合是保证其质量和效率的重中之重。经过6年的摸索,团队形成了以创意组为源头、技术组为支撑、产品组为监督、教练组为保障的运行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每个任务有单独的协作小组独立完成。这种机制,保障了每个项目从产生到制作到完善的质量,提高了效率,合理的人员分配促进了各个成员之间的熟悉和了解,使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四、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

大学生生创新创业的方向就是社会需求,以项目为驱动的创新团队模式,这是我们团队执行的根本;那么,项目由哪里来?经过我们综合指导教师和就业的团队成员努力,构建了一个项目体系。今年,我们确定了两家项目对接公司,由教师和公司人员组成委员会,将公司实际项目分解,加入团队项目库,由团队头脑风暴扩展,形成有效的交流实现过程,这个交流渠道,让我们的成员在没有就业的时候就能了解公司需求,了解社会主流思想和实现方法,提升自身能力。

目前,我们创新团队成员已经涵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机械学院、经济学院等多学院,多专业学生的融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让知识更加有的放矢,成立6年来,团队成员累计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6项、校级22项;学生训练成果在国内各级竞赛中获奖多项,累计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41项,省级奖励204项;完成学生论文和横向课题多项,团队毕业成员均就职于国内知名IT企业。

(计算中心 褚治广)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