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研究生学风建设机制的思考
2017-03-21  

学风,是根植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以及培养管理模式中的核心文化,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研究生学风是指研究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顶层,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对提升人才资源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其学风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对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影响深远。

受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研究生个人价值取向及就业压力的影响,当前研究生学风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科研态度不端正;其二,诚信意识淡薄,科学精神缺失;其三,学习纪律涣散,科研主动性欠缺;其四,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能力薄弱。影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因素涉及到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研究生价值观的多元化、研究生压力的多重化、研究生导师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针对目前研究生学风出现的问题和影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对构建新时期研究生学风建设机制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导师及培养管理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发挥研究生入学教育的引领作用。对研究生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科研素养教育等,使研究生尽快明确与本科生学习的不同之处,及时转换角色、改变学习方法,做到入学之初首先从思想上先入学,从而从源头上促进研究生良好学风的形成。第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在研究生课程学习环节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思政类课程并酌情加大课时量,使研究生逐步掌握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理解从思想和行为上做到学术诚信和学风严谨的重要意义。第三,深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通过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进行专题宣讲,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第四,充分发挥研究生团学组织功能。广大研究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要积极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等研究生团学组织功能,积极策划、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和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使广大研究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促进不同学科研究生的沟通交流,助推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首先,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水平。研究生导师师德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施行导师负责制的形势下,要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力度,提升导师职业道德水平,在教给研究生知识的同时,教给研究生为人处世的方法,使研究生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学风意识;此外,研究生导师在严格要求研究生的同时,也要在科学研究和学术道德方面努力成为研究生的榜样。其次,强化研究生导师的引导作用。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在学期间最亲密的学术伙伴和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路人,和谐融洽的导学关系有利于研究生良好学风的形成。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前沿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在研究生学术兴趣、为学态度、科研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养成影响重大。因此,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更有效地促进研究生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加强培养管理机制的实施力度

第一,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学术评价机制,制定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奖惩措施,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研究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从而不断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研究生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指导。定期组织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研讨,围绕研究生教风学风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定期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学术指导,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和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第三,推动研究生网络学习交流。有效利用微信、QQ、网站等网络平台,展出研究生学术活动内容,分享研究生科研心得体会;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学术科研及思想引导,分享人生阅历和心灵感悟,向研究生传递为学、做人及处事的道理,传播正能量,激发研究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做到雅言传承、润物无声。第四,加大研究生奖助力度。积极探索合理可行的研究生奖助制度,提高研究生待遇,激励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学习中;在目前全面收费制度下,应扩大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覆盖比例,合理设置单项奖、助学金及企业奖学金,最大程度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研究生学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研究生学院 王福全)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