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拼搏 追求卓越——做好自己,回报母校、回报师恩
2017-10-31  

李永明,男,1981年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 Society高级会员,International Neural Network Society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锦州市第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目前担任三个国际知名SCI检索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IEEE Access》客座编委。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赴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助理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赴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系担任高级副研究员。

作为理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和第一届研究生,2007年我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母校的一名青年教师。那时我的内心既兴奋又恐慌,兴奋的是自己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今后可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回报母校和恩师对自己的培养,恐慌的是,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吗?做不好怎么办?等慢慢平静下来后,我坚信只要自己勇于拼搏、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即便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了这样的一种态度后,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并在教学和科研上要不断锤炼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教学方面

刚刚工作那时,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首要工作就是要站稳讲台,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能够听懂你的课,能够真正从你的课堂上学到知识。然而从学生到教师这是个很大的转变,“教”与“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如何转换好这种关系是自己必须思索和探寻的问题。工作伊始,我讲授《高等数学》这门课,《高等数学》是全校大部分学生的重要基础课,又是省级精品课,共有16位教师同时上这门课,作为该门课的主讲教师我的压力很大,所以我花了不少心思琢磨怎么才能上好这门课。首先,结合大纲,我重新研读了几遍教材,分析并提炼主要知识点、并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更易掌握这些知识点,探寻相应的讲授模式,初步形成自己的讲授思路;其次,听取教研室其他老师的课,并向他们请教自己在授课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最后就是和学生经常交流,通过他们的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讲课思路和方法。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0年,我代表学院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获一等奖,2014年参加学校教师综合能力竞赛获一等奖。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更重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不断学习数学建模相关理论知识和提升计算编程能力,多年来,作为校大学生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带领我校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

在科研方面

从留校至今,我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一直在导师佟绍成教授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围绕国际智能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应用模糊系统理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方案,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收敛性和鲁棒性等理论问题,取得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截至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与佟绍成教授合作在《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40篇,中科院SCI一区论文33篇,工程领域ESI高被引论文21篇,Google学术引用5000余次。2015年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7年获辽宁省自然学术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现担任40余个国际权威期刊的审稿人,并获《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Applied Soft Computing》、《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等6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杰出审稿人奖。先后担任国际学术会议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ve and Cybernetics for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程序委员会主席、The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s出版主席、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Computing,Information and Control委员会委员。

转眼间已在母校工作17年了,感谢母校的培养和关爱,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勇于拼搏、求真务实,在教学和科研的路上不断前行,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回报母校、回报师恩。

(理学院 李永明)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