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训之路,始于足下
2018-10-29  

高扬,辽宁阜新人,2013年参加工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辽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金工教研室机械工程师,主要从事工训中心建设和金工实训教学工作,入职至今,主持指导创新创业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得我校第八届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

教育回归工程,理论回归实践

高等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在我校、我省乃至全国,都常年处于一个存在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存在即有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重视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在大力发展内涵建设的同时,将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提升至理工类本科专业的常态化教学,将工程训练中心正式纳入教学单位范畴,并将其打造成了类似于图书馆、体育馆一样的常态化服务型资源,为全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不竭动力。“教育回归工程,理论回归实践”成为当代高等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而如何搞好工程实践教育是当前全世界范围的教育话题。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十余年时间,国家教育部通过一系列的强力举措,有效地推进了全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其中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大规模建设与快速发展,已或多或少地在改变着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格局,已经开始对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引起了海内外教育界和工业培训领域的高度关注。

作为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的一名普通教师,从2013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从事金工类一线实训教学工作,并作为一名实训中心教研室教研员,始终在摸索实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向。工程训练属于工程实践教育范畴,我校开展的本科生工程训练作为实施应用型工程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平台,不仅是一种较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具有我校工科特色的工程实践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工程训练具有通识性基础工程实践教学特征,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包括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本科生,给予他们以工程实践的教育、工业制造的了解和现代工业文化的体验,使工程训练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截至目前,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已成为辽宁省内工科类高校中屈指可数的教学规模大、学生受众人数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是我校近十年内在实验教学建设方面单项资金投入最大的项目。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经历过校园实训中心、校附属工厂和现如今的工程训练中心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留下了光辉的印记,不仅见证了我校从锦州工学院再到辽宁工业大学的每一个足迹,也见证了每一届辽工大人从课堂理论学习走向企业生产实际的每一步。

五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

回首过往的短暂5年时光,在开展实训教学的同时,我们作为一线指导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进步。通过单位组织的校内培训及企业生产实践培训,教师的实训教学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就我个人而言,在单位领导的积极协商洽谈下,我有幸参与了沈阳机床厂等几家企业的厂内车间一线培训及购置设备仪器时的多次指导,不仅让自己在激光加工、3D打印和逆向工程领域接触到了前沿科技,更让自己的学识能真正与企业、与社会、与市场相接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让我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厚积而薄发,在这5年的不断学习过程中,我也始终没有间断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每堂实训课上,除了讲授学生应知应会的专业技能外,我也不断地向学生传递创新对于工业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创新与本科生在校所学知识加以桥接,让创新不再是一种遥远的、不贴合实际的发明创造,而是真正的能与大学四年所学内容相联结,真正能让创新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个人能力发展当中。就我所教授的特种加工这门工种而言,每次当讲到市场需求与当下现状时,我都会用提问、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放飞学生们的工程思想,打开他们的创新思路,赋予课堂所用设备仪器以生命,让它们参与到创新当中来,通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团队协作”,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新的搭配,碰撞出设备之间的“火花”,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创新离不开创业,方法的创新必然能带来市场效益的增进,所以,当讲到特种加工时,我会联系到特种加工的发展史,让同学们领略前人的智慧结晶与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们不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往远看,还要走下来,从模仿再到创新,从创新再到创造价值,将科技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转化成一个又一个就业能力,让学生获得自己专业相关或者是更广的就业机会,因为读书,不仅是为了深造、为了科研,更实际的、更让学生们关心的,是他们在经历了4年甚至更久的学习教育之后的高效、精准的就业、择业。为此,本人组建了由来自多个学院的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工程兴趣浓厚的学生构成的创新项目实践团队,开展了丰富的工程实践创新活动,不仅得到了中心领导及同事们的鼎力相助,还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从最初的小团队,到现如今的届届传承、以老带新的良性循环,让学生掌握工程实践技能与增进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就业乃至创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路还很长,不仅需要学生们在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实时联系市场实际、工程实际,还需要负责工程实训的一线指导教师们不断增强自身学识与能力,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与设备的配套,还需要大环境下的支持与重视。我想,作为一名一线的实训指导教师,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履行一名高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师生的义务与责任,真正的将国之大计——教育,做精、做细、做强。

(工程训练中心 高扬)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