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学管理与改革综述(第50期,总第322期)
2010-05-15 孙立民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一等奖,这是学院多年来努力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锐意改革和积极创新的探索成就,是全体教职工努力工作辛勤汗水的丰厚回报。

    一、适应时代发展 调整课程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21世纪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需求。几年来,机械学院对于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出台新的教学计划,在优化课程结构、缩减总教学时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公共基础、技术基础、专业成组选修课的各阶段教学的课程内容与学时比例。强调实验课的作用,增加实验课学时,保证每门课程至少开出一个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举办“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CAD建模竞赛”、“数控技能竞赛”、“机械制图应用能力竞赛”等校级科技竞赛。通过培养锻炼,学生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09年机械学院学生参加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取得良好成绩,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优秀奖各2项,全国机械设计大赛获三等奖1项。

  机械学院特别注重课程建设,主干课程实施课程小组负责制,由课程组长负责课程的安排、课程的建设、教材的选取和辅导材料的编写等工作。几年来,机械学院共建成省级精品课4门,保证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稳定。有了好的教学内容,还要保证实施效果。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院大力推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实验室开放、题库建设、导师制、考试方法改革等工作,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此项工作经过几年的推进也取得了喜人成绩,《机械原理》等两门课程的CAI课件获得辽宁省高校教学课件优秀奖;3门课程课件获得学校一、二等奖,有4名教师在校级多媒体教学讲课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学院特别重视强化这两个环节,课程设计强调工作态度、设计水平、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质量、答辩情况、设计题目的难度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毕业设计环节重点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毕业设计的题目都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项目,80%以上的学生毕业实习到工厂进行,加强了课题调研、文献检索与应用、毕业论文的撰写等,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依托科研强势 支撑专业教学

  工科教学离不开工程实际,离不开科研支撑,机械学院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科研成果,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专项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及辽宁省重大科技项目等项目,年均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取得了大量理论成果和技术成果。累计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5项,辽宁省教育厅、锦州市政府等科技奖30余项。“九五”以来,先后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一些研究项目填补了我省的空白或被企业采用,有的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3部,为辽宁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

     三、明确管理职责 健全管理制度

  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学院专门成立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由各教研室主任为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有关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及其他重要的教学工作问题,定期召开由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对教学工作进行部署,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并及时通报教学检查、教学抽查、学生评价等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选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在对教师的考核中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学院不断加强院、教研室两级教学档案管理,积极争取参加全国规划教材建设,组织编写选修课教材,完善课程实习与生产实习内容,编写与落实教学大纲。为了保证毕业实习质量,对毕业实习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对毕业实习的全过程实行量化标准管理,并制定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考试制度,使试题、试卷规范化,评卷阅卷标准化,试卷管理统一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孙立民)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