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务实和坚持原则(第195期)
2010-05-15 文婷 
 
   据说去过德国的人都会被德国人的严谨与务实所感染,这种感染不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节中。不久前,我院机械与汽车工程系教授何勍博士接受了辽西商报记者的采访。
  何勍博士于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今年3月他再次赴德国凯泽斯劳藤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大概由于专业的关系,谈起对德国的印象,他先谈起了有关科研的事,务实这点在科研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德国高校不仅可以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得到 “第三资金”。企业与高校间联合开发项目是很常见的,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一般来说高校所关注的前沿科技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像国内,有些科研工作总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很低的情况下,高校科技与企业“联姻”是没有前途的。何勍博士说,他回国后在选择科研项目时也更加注重务实的原则,他力争选一些有一定前瞻性和实用性的项目,并且能在若干年之内有望投入生产。
  德国人的务实作风不仅是在科研上。何勍博士讲了这样一件事:在他的楼上曾住过一个德国大学生,一个学期没有去上设计课,课程结束时,他拿了一个自己研制的实物去见老师,要求老师给打分,结果他拿到了那科的好成绩。还有一件让他印象很深的事情是德国的考试制度。国内考59分就是不及格,60分可谓侥幸过关,这看起来是很讲原则的事。在德国,笔试之后参加考试的人会被分成三类,一类是成绩过关的;一类是考得很差的,想通过只能等下次考试了;中间一类就是晃上晃下的,这批人须参加一个口试,通过了可以拿到成绩,即不让人侥幸过关,也不会让有些人因失误或意外拿不到成绩。看起来很“人治”,其背后却是不徇私情的“法制”。何勍博士说,这回去德国还要好好考察一下德国高校的教学环节,那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德国有一句谚语:“不培养有两只左手的人。”其潜台词是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德国人的动手能力很强,在那里常会看到一些女孩子把摩托车零件拆得满地都是,自己动手修摩托车。何勍博士很欣赏这种动手的能力,因此,在他的教学与科研中也“身体力行”,用他的努力务实尽快与国际接轨。
          (本报记者 文婷)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