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访尹子民博士(第202期)
2010-05-15 红枫 

 
 
    尹子民,41岁,1983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学院设备处处长,教授,院学科带头人。

    爱因斯坦曾说过:度过一生只有两种方式。一种似乎觉得一切都平淡无奇,另一种似乎一切都是奇迹。尹子民教授便是那种相信奇迹、敢于创造奇迹的人。在多年科研工作中,他先后主持并完成全国统计科研项目3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学院教师基金科研项目2项,其中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4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及其他一、二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有多篇入选EI。

          记住生命的痕迹,寻找向上的支撑
    17岁,本该是充满幻想、汲取知识的年龄。由于时代的原因,尹子民却以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的身份站在了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孩子们面前。从小就非常自立的尹子民,并没有因为年龄小而放任自己,更没有因为教学经验不足而允许别人轻视。他默默地按着自己的思路教学、辅导。第二年,总校统考,同年级共13个班,他的班级考取第一名。第一次成功,让尹子民欣喜异常,年轻的心中隐约明白了一种人生的道理:成功是艰辛努力的回报。同年,尹子民被评为优秀教师,这是工作以来的第一个荣誉,所以格外珍惜。因为这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向上的阶梯。
    1979年,尹子民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成为一名管理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这里,他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培养了终身受益的科研意识。在授课的教师中有一位非常有名气的教授名叫陶树人,陶教授是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著名学者,研究成果非常显著。尹子民折服于老师的学识,同时也对技术经济与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天晚上,尹子民叩开了陶教授家的大门,表达了自己崇敬和求教的心愿。陶教授当即赠给他两本自己的研究著作。就是这两本学术著作,为年轻的尹子民开启了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大门,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成为他日后发展的一块基石。
    在以后的日子里,尹子民遇到了多位扶持他给他帮助和激励的良师益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他把这些当作人生的痕迹来记忆,当作人生的滋味来品尝,为自己的成长积累着向上的动力。

        把人生作为一个系统,规划拼搏的方向和目标
    参加工作不久,尹子民有幸给著名学者石勇教授助课,这位治学严谨的教授,从尹子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求知的精神中看到了某种希望。于是为其设计了影响尹子民一生的“五年奋斗规划”——5年内拿到硕士学位并评上副教授、每年发表一篇国家级学术论文、至少两年出版一本教材。就是这“五年规划”激发了尹子民的奋斗意识,研究系统工程的他把人生也纳入了奋斗的系统。拼搏5年,超额完成了老师为他设定的规划。
    1999年9月,尹子民考取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时他正担任学院的财务处处长。如何协调沉重的学业和繁忙的工作成了同事、领导为他担心的事情。尹子民便与该校研究生部联系,将学位课程调整在周六、周日和周一,这样就将对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从此,就开始了在学习与工作间奔波的历程。每到周六,早晨4点整,他准时从家里出来赶早车到阜新上课。周日坐晚车回家,第二天不误上班。一次,尹子民走出家门来到街上,寒冷的北风霎时吹走了他身上从家里带来那层暖意。身边是漫天的雪花,脚下是半尺深的积雪,四周一片昏暗,只有天上几颗星星默默注视着这位孤独的学子。没有出租车,火车半个小时后开,于是尹子民在大雪中向火车站跑去,很久才找到一辆出租车,按时赶到了火车站。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尹子民终于完成了学位课程的学习,他的出勤率让老师同学都感到惊讶。
    作博士论文的阶段虽然减少了旅途的劳碌,但时间却成了问题。此时,他已调任设备处处长,工作更加繁杂琐碎。尹子民自然有自己的办法,每天在8小时内处理公务,5点半下班以后办公室就成了他的研究室。在这里处理数据,分析资料,凝练思想,每天必到子夜就连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就这样,尹子民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受到导师和评阅专家们的好评,其部分成果论文被评为中日第六届工业管理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激发钻研的兴趣点,寻求拓展才华的空间
    90年代初,计算机在高校还算不上普及,经济领域的研究者还不习惯利用计算机来促进科研工作。但此时,尹子民却意识到了其中的广阔天地。于是学习和利用计算机来搞研究成了他的一个兴趣点。每当来到学校的中心机房,听到手指敲打键盘的声音,尹子民的心中就会激起一种莫名的冲动,就像战士听到了战场上的枪声。他借了一台电脑放在家里,每天编程到深夜。整整5年,他自己编写了大量经济管理研究方面的应用程序,为以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另一个能引起他同样兴奋的就是收到自己的论文被刊物、会议和三大检索收录、出版的通知以及被邀请参加重要学术会议的邀请函。尹子民清楚地记得,1988年的一天,他收到了中国矿山技术经济研究会邀请他到太原参加学术交流会的通知。连续三天,他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这是一种收获的快乐,是成功的喜悦。这种快乐的感觉,又激发了尹子民继续加倍地投入和收获。时至今日他还经常回忆一位师友的话语:“我们搞科研做学问的人,可以不给子女留下金钱,但不可以不留下标有我们名字的著作和论文”。也许这就是他爱拼、敢拼的动力吧!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笔者建议尹子民博士对学院的大学生说点什么,他说:“一个人应该善于规划自己的未来,勤于探索和勇于创新。要有雄心、决心和信心,更要有恒心,这样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本报记者 红枫)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