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学院党委工作要点(第226期)
2010-05-16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快速发展为主线,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坚持质量强校,人才兴校,依法治校,改革创新,为把我校建设成为质量高,实力强,有特色,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头脑。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凝聚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与思维定势,在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上形成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意志。着重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坚持民主集中制,讲团结,讲大局,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求真务实,勤奋工作,不图虚名,无私奉献,树立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团结带领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把我校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推向新阶段。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按照中央紧密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形成学校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内容,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工作出色的党务干部队伍。
    继续推进党支部建在教研室上的工作,深入开展“两优一先”活动。积极慎重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特别是在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4、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做好新一轮干部聘任工作。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扩大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范围,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继续推动中层干部的岗位交流。进一步从制度上加强干部的教育和管理。
    5、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视察革命圣地西柏坡时的重要讲话,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校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校、院(系)、部门领导联系群众制度,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争取做到上级满意、基层满意、师生满意。
    6、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正式颁布实施,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和落实。要开展先进典型及案例警示教育,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坚持执行谈话制度,加强对干部的警示和监督;认真做好来信来访、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及时查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对人、财、物各个环节的效能监察工作;发挥党外监督作用,以公开促公正、促廉政。

    二、继续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迈出我校改革、发展、建设的新步伐
    7、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总量控制,规范管理,精简高效,适当储备”的原则,完善编制管理办法。科学测算、合理设置各级教师职务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加强待聘、待岗人员管理,完善校内人员流动配套措施,形成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在全校创造宽严适度,人人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激励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学校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修订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和岗位津贴方案,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8、加强人才建设,实行人才强校战略。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要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符合我校情况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一支门类较为齐全、梯次基本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在抓好专业人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党政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9、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覆盖各学科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启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继续加强英语、计算机教育,提高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教学评估等一系列制度。
    10、全力做好迎接2005年教育部对我校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的准备工作。 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育部下发的有关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查自评,查问题,找差距,制定整改方案,重点加强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教学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争取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
    11、继续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动摇。成立校领导负责的,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科办、设备处、研究生处等部门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将重点实验室建设列入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在实验室和院系(所)间的流动。制定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抓好材料工程和汽车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继续扎实作好2005年博士点的申报准备工作。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培养过程管理,规范培养模式;认真开展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严格学位管理规程,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12、全力做好2004年的招生和就业工作。面对辽宁生源严重短缺和教育部不许补录的新规定,对完成今年招生任务面临的困难要有足够和充分的估计。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2004年招生计划的完成。
    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兴衰,必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保证我校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尽快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13、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重点,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整合、优化校级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鼓励学科之间的联合与交叉,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科研竞争力,以实现高层次突破。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加强科研成果和专利的申报工作;加强学校与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促进实用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抓好学报办刊质量。
    继续深化校办产业改制工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重点在明晰产权,防范风险,规范管理,自负盈亏。适时组建辽工维森企业集团。
    14、努力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学校对外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巩固、发展与美国东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和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等高校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与其他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巩固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成果。
    15、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工会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拓宽民主渠道,完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认真落实第一届"教代会"提案工作,切实解决教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育人”活动要创建多种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内涵,扩大活动成果。适时召开辽宁工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6、加强学校管理,坚持依法治校。要树立“管理兴校”的观念,严格按制度办事,规范工作程序,堵塞管理漏洞,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积极依靠专家治学治校,充分发挥各类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使师生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更认同,对学校的改革措施更拥护,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更关心,出谋划策的积极性更增强。
    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因此,要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认真抓好“四五”普法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17、加强预算控制和财务监督,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规范支出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功能,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搞好经济责任审计,严把万元以上大额支出审计关。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做好招标、采购的组织工作。
    18、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后勤社会化管理,充分保障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整体利益;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有序。
    19、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学校基本建设。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阵地。按照一百年不落后的标准,搞好海滨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做到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把海滨校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适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现代化校园。海滨校区教职工住宅区建设与新校区建设同时启动。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20、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建优良校风。认真学习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联系学校实际,实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大力宣传师生员工身边先进的人和事,以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围绕大学生求知成才这个中心,在学生中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和基础文明教育,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做好勤工助学、帮困助学工作,拓宽渠道,开辟岗位,落实具体解困措施;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思路和措施。
    做好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坚持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搞好“三个代表”网站建设。要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关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好网站的维护,增强网站的功能,扩大网站的社会影响。
    2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在教师中形成“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热爱学生、精心施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良好风气,使广大教师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发扬进取精神,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高标准、严要求,积极为学校的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22、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网络,提高技术防范能力;要进一步做好校园周边治安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校园犯罪活动;落实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措施,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落实好信息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国家安全小组和保密工作。
    启动并逐步推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认真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对照指标体系,查找薄弱环节,落实整治措施。

    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23、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发挥民主党派组织在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24、落实好离退休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若干规定及相关政策,帮助离退休老同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老有所养,快乐祥和的安度晚年。
    25、共青团要围绕学校党政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把学风建设、道德教育作为团的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搞好校园文化、艺术、体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参加省和全国各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
    全校教职员工要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学校确立的宏伟发展目标,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迈好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在2004年,把我校的各项事业再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