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学科简介(第243期)
2010-05-16  
 
    辽宁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生副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8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3名。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的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的研究队伍。目前已培养了六届硕士研究生,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三届博士研究生。
该学科形成了以汽车材料轻量化为主体的四大研究方向:高强汽车结构钢的价电子结构与成分设计;液态金属结构及控制凝固技术;汽车用陶瓷材料的性能与制备;汽车用特殊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现已逐步建成覆盖辽宁省并向全国辐射的汽车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的研发中心。
    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刘志林教授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和“改进的TFD理论”计算合金相及相界面的电子结构,建立了合金相及相界面的电子结构与凝固、相变热力学、相变动力学、组织形态学、加工工艺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把合金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追随到合金的电子结构,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预测及设计新材料。该研究方向的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近5年来,该学科先后主持国际合作、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目前承担大陆香港合作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以及部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多年来,该学科为地方经济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与东风朝阳柴油机厂、锦州万得汽车减震器有限公司、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上钢五厂、本溪钢铁公司、天津大港油田、锦州石化公司、盘锦油田等20余家企业在新材料开发、合金成分设计、汽车材料轻量化、新工艺新技术、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现有产品质量等方面展开了技术合作,经费总额800多万元,主要项目包括连铸连轧非调质钢强度计算及成分的理论设计、脉冲电场对连铸连轧钢组织及其它金属凝固组织的控制、电渣熔铸异型冷轧辊、合金白口铸铁磨球、电渣熔铸工模具钢、废紫杂铜喷粉精炼回收技术、陶瓷净化过滤器在汽车尾气净化及钢铁液过滤应用、功能梯度复合轧辊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金刚石钻头成型材料及软模工艺、气化模铸造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双金属模板的研制与应用、大型罐体及管道无损检验技术、深冷处理强化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表面多元共渗改善模具性能的研究与应用、聚合釜集装式运动窄环密封工业化等。同时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
    该学科共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国家一级学报130篇。出版教材 5部,专著6部。并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及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有2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0余次派出学术骨干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促进了学科点的建设。
该学科在进一步加强现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加强学科交叉,将逐步开辟汽车环保材料、高温结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继续加强仪器设备、实验基地的建设,注重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有显著提高,把辽宁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建设成在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省重点学科。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