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第249期)
2010-05-16 成昭伟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改中的重大命题、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在英语学习中,中国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把中国式的思考方法转移到外语表达中去,或是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误以为文化的基本方面是共同的,因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对异域文化过于简单化或概略化。对此,我们应采取如下手段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阐释法: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阐释,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给予说明,使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教师应努力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以免曲解原意,闹出笑话。如《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一文中“lost dog”一词,被译成“丧家之犬”会有明显贬义。因为在汉语语境下,狗是遭人鄙视的代名词,有“狗仗人势”等说法。而在西方,dog是忠诚的象征,是受宠之物,喻人时多具有褒义,如a gay dog(快活人儿)、a jolly dog(有趣的伙伴)等。

    融合法:教师结合具体情境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英美国家的有关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如讲述Thanksgiving Day 有关内容之前,可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感恩节内容与中国中秋节进行对比理解,然后指出虽然我们国家没有感恩节,可是我们只要对父母、朋友心存一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前进。Christmas Day是英语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像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一样,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通之处,如圣诞大餐和除夕团圆饭等。在师生的热烈交流中,学生得以兴致勃勃地重温相应的一些单词、词组。

    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如在进行模拟表演时,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中人们见面的招呼语;见面时常说的话题是天气,而不象国人喜欢问“你吃饭了吗”;年龄、婚姻、收入等状况乃属个人隐私,特别对女士是不能随便问及这些问题的,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的表现,甚至是冒犯的行为。

    比较法:教学中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来导入文化内容。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谦虚等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以及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英美社会的风俗习惯,又对本民族的有关做法多了一些理性的审视。

    专门讲解法:在讲授与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学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应针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的刻画以及性格的分析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很难准确把握相关人物的情感与心理。

    文化讲座法:定期、限时、有的放矢地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一系列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讲座,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讲座。每门课程都应设计出一系列相关的专题。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英国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沃里克郡(Stratford-upon-Avon)是莎士比亚的故乡,那里每年都要举行别具特色的莎翁诞辰纪念活动,相关图片资料应该不难查找;板球(cricket) 是英国最普及的夏季运动,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可以获得对这一运动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介绍此项运动是如何风靡全国的等等。

   信息资源法:在信息日益开放的今天,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脑网络,我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异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了解相关异域风情内容。譬如,提供一些网址,让学生查阅某些重要节假日的来历,了解各国人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等风土人情。(外语系 成昭伟)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