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军旅 无悔青春
2016-12-12  

编者按:

在祖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更需要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民族精神来武装自己。国家支持大学生入伍,旨在通过军队严格管理的环境,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毅力与爱国主义精神。辽宁工业大学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有的成为了光荣的大学生士兵,在部队里,他们胸怀一颗报国心,立志军营建功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是辽宁工业大学激情闪亮的名片。

近三年内我校有300余名大学生应征入伍,他们在青春正好的年华选择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他们的兵种、职务和训练经历都不尽相同,但在两年的军营生活中,他们褪去了大学生的青涩稚嫩,不断克服惰性,战胜自我。他们行走在辽工大的校园里,举手投足间展示尺步绳趋的军人风范,感染着每一位辽工大学子。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故事。

惺惺相惜

绿色军营体味战友情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学生王殿宏说起一个战友,因为南北生活习惯的差异,他们有一些隔阂。那位南方战友爱干净,总是喜欢把只有节假日才能穿上的皮鞋擦的发亮,这让王殿宏无法理解,直到他注意到自己那双脏乱、布满灰尘的皮鞋被战友擦的锃亮,一股暖流在他身体中蔓延。刚进入部队,他的班长要求他拉后边的战友一把,他才不情愿的去帮助战友。在慢慢的相处中,他会主动承担重活累活,帮助战友。他说因为战友耐心教自己叠被、生病时主动为自己打水、省钱偷偷给自己带鸡腿,他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真正体会到了战友情。经济学院2015级学生高富勇担任副班长期间,一直以情带兵,在生活中把他们当亲兄弟照顾,战士在训练中腰部受伤,高富勇急得满头汗,立即将战士送去卫生队,并定时询问伤情;在训练中他却十分严格,从不马虎,如果士兵有一点松懈,他就会训导一上午,他说这样才能塑造军魂。管理学院2015级学生崔彬在回忆新兵连期间部队组织的一次武装拉练时,他深情地讲述到,那次拉练让他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有血性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所有参与拉练的官兵在身体负重几十公斤装备的情况下,与巍巍峻岭作斗争,与随时可能有蛇虫出没的恶劣环境作斗争,他们以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充分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以及血浓于水的战友情谊,他们不管身体是否有伤,体力是否已经透支,在整个拉练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出“我要退出”的话,他们没有选择去坐到舒服的收容车上休息,而是坚持到了最后,因为他们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他们更相信,他们是一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合格军人。

苦中作乐

千锤百炼方得涅磐重生

初入部队,军事化的训练纷至沓来,枯燥乏味的机械化训练让他们不禁怀疑自己的选择,放弃学业,来到军营到底值不值得,他们每个人心中都画上了一个问号。但是,来不及多想,他们又投入到了高强度的训练中。但是王殿宏学会了苦中作乐,作为一名坦克兵,每当听到坦克行进的轰鸣声,所有的苦都被抛到脑后,对于别人来讲这可能是噪音,但对他来讲,这就是最美的音乐。他们的集训是在大草原上,那里风沙很大,坦克行进起来又会带起沙子,所以每次出舱时脸上都会有好几层的沙子,但那里的云特别低,像是伸手就能触碰到,云彩把天空映衬的火红,美丽的景色让他忘了苦累,他也逐渐学会了与困难作斗争。

军队里的规章制度全面且严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齐春旭从内务到细务,物品、窗帘的位置、牙具的把手朝向都按明确的要求摆放,甚至连抹布也要整齐地叠成豆腐块,打完实弹后擦枪擦得十分仔细,枪管里不能有一丝火药残留,生活训练中的点点滴滴都成就了他专注细节的态度。复员回来后他一个人花了一个半月从淄博骑行到了福州。去年的暑假他又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骑行川藏线。骑行川藏线是从成都出发经318国道到达拉萨。一路上要翻越很多座海拔几千米的大山,路上遇见的危险也很多,比如泥石流、高原反应、车祸等等,正是当兵的经历让他有了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去完成他骑行川藏线的目标。

重新回到校园,他们从原本的漫无目的的选择到后来的凡事提前做好计划,从三分钟热度到学会了坚持。他们对周边的事情多了一份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们会主动擦拭走廊的地面、拾起路边的垃圾,尽力帮助别人。他们可以自豪的说,当初做了最正确的选择,他们从不后悔自己曾是一个兵。经过军营的千锤百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正如登山运动员一次次征服高峰的快感。

坚守岗位

铿锵铁骨依旧不改初心

一座山,一座不大的房屋,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安全感。这是外国语学院14级学生林士秀回忆军营生活时令她最震撼的画面。她说,走过哨所后才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为提倡战地文化,部队领导决定组建一支文艺小分队前往各个单位进行慰问演出,林士秀因其自身的舞蹈特长被选入其中,在担任通讯兵一年后转变为一名文艺兵。站在营地,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一名战友用满是裂痕的手接过她的包裹,他们就住在用炸药炸出的平地上,房子里有三个战士,一台电话,一套监控系统。见到林士秀及队友们时,三位战士有些不知所措。他们说,几个月了,这是他们除彼此以外见过的唯一的真实的人。当林士秀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哨所时,发现在那里每天看到的只有山和太阳,三个人坚守在这里每天轮流值班,由于每次下山都要走一个多小时,为了减少奔波,他们只能少带蔬菜多带方便面,长时间与外界的隔离,导致她与他们沟通时,他们竟不知从何说起。齐春旭是一名装甲步兵,由于装甲车是金属的,夏天车内温度高达50°C,就像火炉一样,人一进去衣服就湿透了,到了冬天又会异常的寒冷,钢板的温度能达到-20°C,不戴手套根本无法适应装甲车里的温度。但是他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坚守自己的岗位。

崔彬在部队的组织下,观看了2012年山海关的抗洪视频,看着军人们在抗洪一线拼搏,他深受感动,他们划着皮艇战斗在救灾的前线,用自己坚实的臂膀背起老人、小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构建了一个安全防线。他们体会到了,每一个岗位的坚守都需要勇气,都值得敬佩,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才有了我们平静安全的生活,军人永远是人民的坚强后盾。当谈到在11月12日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的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时,他感触颇深。作为海航某部的一名战士,他深知保障飞行训练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完成每一次任务他们都需要全封闭的环境,有时候甚至为了保证任务的成功,一宿不合眼。

辽工大的学子们不改初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国家、人民的安全发挥着自己的能量。

铿锵玫瑰

不让须眉立志赤心报国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曾经,她用心记录缜密的密码,后来,她用脚走进大山深处,走进边防战士的艰苦生活。如今的林士秀已经回到校园,却依然记得那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日子。她笑着说,不用闹钟,5点之前必须收拾妥当,直到现在,这个习惯还在。女兵的身体素质与男兵终究有别,可是战场无区别,作为女兵,要有更强大的毅力。拉练时,负重奔袭五公里,平时训练时留下的伤在这时更加疼痛,医疗车就在身后,医疗人员不停地强调,如果坚持不住就上车,没关系的,男兵们也主动要求帮助女兵们负重,所有人都在互帮互助,但她们坚持着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定不屈,带着伤,拒绝医疗车的舒适,拒绝男兵战友的帮助,独自完成了奔袭任务,林士秀作为中国女兵的一员,用不屈的毅力和坚定的脚步表现出了辽工大学子坚毅不屈的优秀品格。

另一位从小就对军营有无限向往的电气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全洪燕在她两年的军旅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一次训练,就是武装奔袭5公里,一个女孩子,背着比自己体重还重的背包,在路上却从未掉队,旁边医务车上的医疗人员对她们说:“跑不下来就上车吧,不要跌倒了”,换来的只有她嘴角自信的微笑与轻轻摇摆的右手。甚至旁边那些曾经对她充满偏见的男兵也为之动容,他们主动要接过她的背包,只是她的背包带展示了她的决心,“让我自己跑下去”,这是她对那些帮助者说的话,也是对自己说的话。最终她赢得了男兵的尊重,战胜了那个容易退缩的自己。

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在一个最爱美的年纪,陪伴她的只有,军靴,军被,迷彩服,头发也是齐耳短发,十年青丝,一朝断去,两载军营,一生无悔。无意中问起,她如何度过一天中空闲的时光。“哪有空闲呢?如果训练间隙算的话,我喜欢看一点点书。”她如是说。

在辽宁工业大学,每年都会有大学生立下报国宏图志,进入军营奉献自己的青春。两年的打磨使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初入校园的迷茫到对未来充满希望。军营的锤炼使他们更加珍惜校园时光,他们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断追逐梦想。他们气宇轩昂、朝气蓬勃的军人形象将影响更多的大学生。

军旅无悔,青春无憾。

(学生记者 王真 文/马皓泽 摄影)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