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英语——访我校英语四级状元韵翔(第216期)
2010-05-18  
                 如何学好英语
                  ——访我校英语四级状元韵翔

    引:半年一度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结束,成绩也已见分晓,真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过了的同学在高兴之余仍要拿起书本,再创佳绩;没过的同学在失落之余已然暗下决心,希望转败为胜。在英语的学习上,有的同学得心应手,如鱼得水,遇到应急问题总能迎刃而解,而一些同学确是“小扣柴门久不开”,“想说爱你不容易”……关于如何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怎样掌握英语学习方法,记者特别采访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韵翔同学。他在本次英语四级考试中取得97.5的高分。请他谈谈自己的学习历程,相信会给大家以启迪。

    记: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的,又是怎样入门的?
    韵:我是从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英语的,谈及入门,我应该感谢我小学的英语启蒙老师,虽然我不赞成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但却给我营造了一个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我对英语产生了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记:你认为何谓“灌输式”教育,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帮助吗?你认为该怎样学习英语?
    韵:灌输式英语有点死记硬背的味道。我想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必须是“背”和“用”的有机结合。我们不可否认单词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从应试的角度讲,只有你的单词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否则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单词的记忆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例如,我们的四级手册,完全不需要每个单词都背,而要抓重点:考试中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及其用法。谈到“用”是指其灵活性,我认为英语的学习是多元的,我们可以从多渠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例如从广播、电视、多媒体上获取信息,这些传播手段不仅有声音,而且有文字、图像,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从多方面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多听原汁原味的东西,肯定对我们听力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记:我们获得英语的主要途径依然是课堂,是书本。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课堂的学习时间?
    韵:没错,有许多同学认为课堂学习没用,四级考试不考书本上的东西,听不听一个样,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区。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英语教材是同类中较好的,涉及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取材新颖独特,知识点覆盖面广。所以不应忽视教材,再者老师讲的都是精华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我敢说课上认真听二十分钟的效果要比自己课后看两个小时要好。我们的课文往往较长,因为有许多修饰和辞藻,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完全可以取其精华。我认为课上还有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做好笔记,作为我们日后学习和参考的资料。学习英语就怕"欠债",要尽量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否则,“欠债”太多,天长日久就可能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滋生厌学情绪。
    记:在此方面你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吗?不妨向大家介绍一下。
    韵:我自己的方法,我给定义为“模拟情节法”。我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两个人,把它们发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就某一话题对话,想象对方会怎样回答。这样做提高了我的应变能力。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展开想象的空间,但在练习时要重视语法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平时我喜欢看英文杂志、报纸。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这在我们的作文中有所体现,我们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多采用“三段式”作文。这种方式就非常符合西方人的写作方式:开篇名义,“开门见山”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要阐明的观点,然后论述,最后再次点明主旨。他们讲究实用。
    记:这次四级考试你的成绩是惊人的,对此你有何感受?
    韵:的确这个成绩也让我下了一跳。这个成绩的不仅是我个人的努力结果,其中包含了我们外语老师马锦然的殷切帮助和通信011、012班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帮我树立自信,不断给我打气加油。谈到这次考试我感觉挺“新”的,它体现在多个方面,代表了一种考试的趋势,我想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听力方面,我认为选项之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更强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听懂而且要会听。我感觉在英语听力方面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轻易改选项。这次四级考试,我阅读比以往的题难了,原因在于干扰项的干扰能力特别强,这就要求我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分析的能力要有所提高,思维要更加缜密,做阅读题我建议大家用scan(扫描式)读法,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总体来说,对待四级我们要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去看待。多做练习,尤其是真题。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学生记者 贾冰)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