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田种满向日葵(第107期总第379期)
2013-11-12  
    所谓“正能量”,其实是“美”与“好”的糅合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相信无论怎样窘迫困顿的境遇中,都会有“美”与“好”的存在。也许因为每个人自身识别并接受正能量的能力不同,“苦中作乐”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也就有高有低了。
    谈及正能量,自嘲“问尔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东坡堪称典范。这个不倒翁似的居士,心中不知有多大一片向日葵,才能在其崎岖坎坷的一生中做到永远不抱怨、永远自得其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很偏爱他这首《定风波》。早春一日,苏轼与朋友相约外出至山林,不巧天公不作美,一场杏花春雨下来,扫了同行者的踏青雅兴。然苏东坡却“独不觉”这烟雨扫兴,反而竹杖芒鞋,且吟且行。在他看来,再没有比夹杂着早春气息的凉风吹散微醺酒意更惬意的了。迎着落日余晖,回头望着走过的路,心中快意无穷。
    一个“乌台诗案”断送了他原本锦绣的仕途,却赐予了他远离官场畅游山水之间的契机。苏轼从不认为“贬谪”一词能常驻自己的心中,因为那只能源源不断地耗尽他身上的正能量。所以每一放逐,都被他当作一次没有归期的远途旅行,沿途的景色滋养着他心中那一畦向日葵茁壮地生长。他乐此不疲地吸收着正能量,让自己的生活永远欣欣向荣。由此,后世的我们,才有幸得见暮春三月西湖边桃红柳绿的苏堤以及在中秋之夜对月吟咏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北宋的苏轼是这样,其实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我们生活在校园里,不用达到把苦难转化成荣幸那么高的境界,我们只需要尽自己所能发现并欣赏美好的事物。因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美好,也是一种汇聚正能量的好途径。
    在现今这个喧嚣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很浮躁,所以“戒骄戒躁”便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作为学生的我们,要趁着青春尚在,单纯干净得透明的校园生活还没逝去,从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中去收集正能量,开辟一块心田栽满金色的向日葵!(金融学111 张雨萌)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