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坚守(第110期总第382期)
2013-12-24  

    民族文化,绵延千年,思绪随着历史的触角抚摸着汉字的脉络,仿佛抚摸着祖先丝质的肌肤,坚硬的脊梁。作为炎黄的子孙,华夏人的血脉里,总会响起波澜壮阔的涛声。
    我,是汉字的子孙,我与每一个汉字情感相亲,血脉相连。是汉字一横一竖地塑造了我的骨头,是汉字一撇一捺拉扯着我长大,是汉字教我堂堂正正地做人。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日渐普及,很多人已经不愿意一笔一划地书写。曾经那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汉字,在现在大多数人眼中,已经失去了手写的温度,化作了键盘的字符。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发扬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取决于民族优秀的文化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超过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应当承认,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是否是物质社会发展的太快,灵魂早已被抛之脑后,文化的内涵更无从谈起。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颜面,是我们华夏人的灵魂啊!我们子孙后辈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国之瑰宝,又有什么权力,把先贤的心血弃置冰窖,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笔一画地凿出血性的脊梁?为什么我们不能于方寸之间领悟文化之深?
    如果可以,请拾起被落远的灵魂,让文化的涛声依旧,让民族的血性重燃。宁可抛开技术带来的便利,多花一点时间,让笔墨的幽香重新在纸上绽放,让汉字的方正重新塑造我们的脊梁。
    如果可以,我愿抛开一切,把每一个汉字擦净,我愿用一生做赌注,在词语的世界里画地为牢,做汉字的忠实奴仆,以灵魂作为抵押,割让无数白天与黑夜,只为求得那空气中飘散的墨水芬芳。(环境科学  蒋雨露)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