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见闻(第1期,总第273期)
2010-05-16 文化传播系毕艳莉 
  
              我眼中的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系

  卢布尔雅那大学的前身是距今大约四百年前的耶稣会学院。现代性的大学建于1919年,当时只有5所学院。现在的卢大有26所学院,各学院相对独立,分布在卢布尔雅那市的各个角落。所以,卢布尔雅那市又有“大学城”的美名。周一到周五,咖啡馆里,大街上,多半都是年轻大学生们的身影。

  哲学学院亚非学系创办于1995年,两个专业:汉学和日本学。汉学专业现在每年招生50人,在校生200人左右。汉学专业的十几位教师各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马蒂亚是汉语言学,大玛雅是文学,米加老师是历史,亚娜老师是哲学,娜塔莎研究中国汉代陵墓,小玛雅研究中国西部的民俗……

  系主任由汉学和日本学的四位资深教授轮流担任,每人任期四年。我在的时候系主任是米加博士。我感觉米加主任比我们国内的系主任要轻松多了。他只是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给大家开会,布置教学任务,然后大家就各干各的活儿。怎么上课、怎么出题考试,全由教师自己决定。上成绩的时候也是教师自己在电脑上完成。我刚去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同事建议我,选修课上报刊阅读,立即被米加老师打断:“选修课上什么,那是她自己的事。”米加老师认为,选修课应该是教师最为拿手的。系主任不检查教案,也不听课,但是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事,看不到懒惰的现象。可能没有人监督,人们更自觉吧。

  听起来在那里教学很轻松,其实不然。马蒂亚和娜塔莎是年轻教师,她们都在努力攻读博士学位。因为按规定只有博士才可能担当lecturer,她们还只是助教。米加、亚娜,还有大玛雅老师都是博士教授了,他们还是很勤奋地写文章、著书。那里的系主任跟我们国内的系主任比,可能更忙于学术性的东西,事务性的东西少一些。

  至于教学效果,那是由学生来评价的。系里每学期末搞一次调查,调查的内容除了教学以外,还有教师对学生是否公正,鼓励学生做得够不够等。分数统计出来以后,用信封封好,塞进每人的信箱。就像工资单,也都是密封好的,都属于个人隐私。

  每周没有例会,倒是每周一下午学院有一个学术讲座,演讲者不限于本院教授,演讲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斯洛文尼亚语、英语、德语……一次听说有人要讲乔姆斯基,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去听,却被告知用德语讲。我的同事都是语言天才,他们不光汉语和英语说得流利,还懂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好多种外语,实在令我羡慕。

  全系非教学人员只有德琳卡一人。她既是系办主任,又是秘书、教学干事,还是系图书馆馆长和工会小组长。系里所有的事都是她来处理。节日的时候她还要给大家送巧克力、派送红包,给生孩子的同事凑钱买礼物……德琳卡简直就是温馨的化身。一个人的系办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德琳卡就可以,因为她只要管好一些杂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管理学生。(四)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