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总结·坚持——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体会(第107期总第379期)
2013-11-12  

    今年10月,我指导的一组学生参加在合肥举行的“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并获双足竞在步机器人自由体操大学组一等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佳绩,与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首先,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学校对学生创新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活动中,拨出专项资金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各类比赛项目进行资助,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接触了工程的实际,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学校领导多次深入到实验室指导工作,对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其次,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学生创新活动,学院领导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调整实验室结构,开辟出专门的实验空间,同时通过实验资源整合,提供了部分实验设备,为学生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再次,学生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在2011年以前,虽然指导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也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但每次竞赛后,参赛的学生就解散了,所以很多学生都只是突击地学到了一部分的课外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很难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原因,2012年5月,在电气工程学院张健院长的倡议和领导下,与电气工程学院白锐一道,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共同创建了“智能机器人创新团队”。凡是加入团队的学生均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训练的目的由原来的单纯参加竞赛转变成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也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虽有多年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经验,但在学生团队建设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仅就前期的团队建设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从教学的角度,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讲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所有的教师做得都很好。可是,从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来说,这方面可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原因就是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可是,学生的创新活动又不可忽视,所以,要求教师在业余时间中要挤出时间,充分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样才能从实际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进行指导。
    二是团队学生的选拔。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只有在保证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创新,没有理论基础的实践,只是有勇无谋。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是十分重要的,指导教师在团队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保证正常的学习与实践两不误。
    三是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个体,可是加入创新团队后,他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分享”是我们团队目前的口号,每个队员都乐于将自己的所学分享给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这样既提高了自己,又让其他人也学到了相同的知识。在团队中,除了分享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讨论。“团队意识”就要协作,协作就离不开讨论,只有在定期的研究与讨论中才能碰创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可以极大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四是因材施教。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观点“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在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中,要不断发掘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擅长的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五是平和心态、善于总结。组建团队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队员参加竞赛只是在团队中学习的阶段性考核。因此,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总结在日常的训练中的经验与教训,教会学生不要只看竞赛的结果,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学会总结自己,只有在不断地失败中总结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六是坚持。这两个字表面上看没什么,可是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法国作家拉罗什夫科曾说过“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团队的核心是学生,但指导教师的言行却会深深地影响他们。所以,指导教师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学生自然也会坚持下去。正所谓“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同时,成绩的取得绝非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辽宁工业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电气工程学院 蓝和慧)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