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第34期,总第306期)
2010-05-15  

 
    【编者按】为配合学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辽宁工业大学报》从本期开始,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及时传达上级的相关指示精神,报道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举措和各阶段的学习情况,记录我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进程和取得的实效。欢迎师生员工投稿。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家谈之一(摘要)

    卫绍元(教务处处长):必须发扬我校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获得社会的认可,以提高我校的办学竞争力。为此,应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重新审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根据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明确学生所在岗位对其提出的主要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要求。
    进行课程体系与内容的优化。在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与内容的优化。对于基础类课程要明确讲到什么程度,对于专业类课程要明确讲什么内容。
    在各主要教学环节中渗入工程教育思想。为了加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在各主要教学环节中,根据其各自教学特点,渗入工程教育思想。
    完善教学改革工作及成果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改革工作,对于这些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要给予认定,并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作为一项指标。
    建立学生专业培养质量的评价制度。院系及专业教研室要对本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负责。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社会的反馈、就业率及省内同类院校专业的排名等要素,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打造省内领先的品牌专业。积极创造条件,打造培养质量高、社会认可的省内领先专业,以此作为牵动,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力。
    张广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涉及到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各个方面。
    关于目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首先是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各个专业是不同的,需要具体化。各专业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其次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最薄弱环节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这次编写的实验教程以材料工程师应具有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为目标,注重企业需求,增设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综合性、设计性以及生产模拟性实验的内容,减少了单一性、验证性实验。材料专业的毕业论文一直以题目水平高,选题贴近学科前沿为特点。但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即这些题目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有多大用处。我们后来限制了毕业题目的范围,尽量杜绝拿博士研究课题直接带本科生,鼓励按学生的毕业去向调整指导教师及题目。
    关于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与切入点。首先是提高教师认识,调整政策导向是切入点。必须营造一个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使全体教师明白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场变革,不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存亡,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晓之以理可以引导教师进行教改,还要动之以利才能使教改坚持下去。我们也要调整政策导向。其次是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关键。必须引导他们走出校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掌握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以及企业现代技术发展状况,及时更新知识。
    关于教学改革实施的主体是教研室。建议在有条件的院系试点专业首席教授负责制。他从做决定到执行、再到效果评价都能及时准确地掌控,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教师的积极性,做到管理重心下移,使专业教研室真正成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
    程春梅(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和内容,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
    关于教育教学质量观念的创新。树立多元质量观。高等教育的层次化、类型化、形式化,其实质是人才质量多样化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反映,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大众化在量上的发展,导致了高等教育质的变化,导致了高等教育观念、入学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的改变。质量不再是同一平面的东西,而是立体的。它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直接联系。
    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多样化中,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是最为根本的,办学质量应该在满足培养目标质量的前提下体现自身的发展要求。
    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上,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与学风。
    关于教学质量管理内涵的创新。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和任务,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是对高校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它具有全面性、全员性、全过程性等特点。
    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创新。高校教学质量的管理,要通过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创新,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仅仅靠被督促检查的局面。

            践行科学发展观 提高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本报讯(赵雪梅 记者王宪隆)4月7日,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2009辅导员心理工作技能培训与交流”活动(下图)。心理中心主任张卫平做了主题为《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的专题讲座。我校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中表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而举行的。高校学生中表现出或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多,已不仅仅是个别现象,甚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迫切要求思政工作者切实地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工作水平。
    在讲座中,张卫平主任针对学生中典型的心理危机的种类、表现及应对方法等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入情入理、细致入微的讲解。培训活动受到辅导员的欢迎,取得了预期效果。
    学生处处长刘振安讲话。他要求辅导员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养成一种能够在时间上有计划、内容上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总结和案例积累,从中理顺工作思路,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学生处将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对优秀工作案例适时进行总结和表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节能减排之我见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就我校师生员工而言,落实节能减排首先要提高认识,并上升到理性层面上思考。节能减排人人有责,这不是与己无关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个单位简单地节省开支的问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生存问题,还要考虑到我们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维护人类的一个可持续生存的未来。
    其次,节能减排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节能减排是可操作的,莫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一个美好的家园。如随手关掉“长明灯”,少乘一次电梯,少开一次车,少用一点水,少用一张纸……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以我校的在校生数为例,一万五千人每人每天少用一张A4纸,就是少用了4箱纸,一箱纸约重17.5公斤。试想,一棵大树能生产多少纸浆啊?可见,我们人类每天消耗掉的树木是惊人的!
    再次,节能减排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举措。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从源头抓起,要以“点、面”结合促节能减排,以新能源、新模式促节能减排。如,近期我校对教学楼的电梯呼叫系统进行了程序优化,节能而人性化,得到了师生的首肯。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使用节能灯,使用循环水,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减少“跑冒滴漏”等。
    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让我们师生员工都积极行动起来,并用我们身体力行的行为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们,使整个社会都形成共识:节能减排,你我同行!(舒捷)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创新教育方式载体 培育思政工作品牌

    本报讯(赵雪梅)为创新教育载体,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引导全校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3月18日至4月7日学生处组织开展了评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按照通知要求,各院系认真策划,努力创新,积极申报,本次共申报了25项精品活动,这些活动方案立项有新意,覆盖面广,涉及了学生工作的各方面,重点突出了学风建设这一工作主题和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原则。在院系申报的基础上学生处组织相关部门和学生工作系统人员对25个A、B类活动方案进行了评选。机械学院申报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丰富寝室文化,共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等3个院系活动获A类一等奖;汽车学院申报的“乐活”在校园等5个院系活动获二等奖。汽车学院申报的创业进行时等3个院系活动获B类一等奖;机械学院申报的one campus,one home——暨数控国际文化交流节等6个院系活动获二等奖。
    据悉,学生处对上述活动给予经费资助,并要求各院系以这次活动创建、评选为契机,充分利用资助经费,切实把活动方案落到实处,同时,将从优秀活动中遴选精品活动推荐参评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