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笃行 厚积薄发——记辽宁省2011年度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李培良(第82期,总第354期)
2012-04-25  

    工大校园的教室里,记录着他孜孜不倦的拼搏历程;化工学院的学生会,书写了他挥洒热情的青春篇章;锦州市内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他奔波忙碌的奋斗足迹。他就是来自化工学院的李培良同学,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大学生。
                                                     自强砥砺,收获累累硕果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生于农村家庭的李培良同学,由于家境并不富裕,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成为了他少年时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渐渐地扎根在他的心底。于是,历经寒窗十几载,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考入了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就读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一入校,他就坚定着一个理念: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而且只有储备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技能,才能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上游刃有余。所以,他想要充分地利用好大学这段宝贵的时间,更多地接触与专业有关的知识。
    制定目标容易,但执行起来更需要毅力和韧劲。所以,课堂上,无论知识如何难理解,他总是认认真真毫不放松;实验室里,他总是以严谨的态度反复操作,直到成功为止;周末,他总是在寝室同学还在睡懒觉的时候独自一人背起书包来到自习室。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每到期末,都会有许多同学向他询问课程的重点和相关的题型。
    命运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他大一学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二学年获得了校二等奖学金,并连续两年在学院举办的实验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二等奖的出色成绩。如今已升入大三的他仍保持着一贯的勤学精神,并开始了一段艰辛的考研历程。
                                                     激扬青春,倾注满腔热忱
    在老师和学哥学姐的引导下,李培良积极加入了化工学院学生会。从干事到部长,无论任何活动,无论被分配到什么任务,他都尽心尽力,从不抱怨。他始终认为,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2011级新生入学时,他被聘为化工111班的导生。如何给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树立好榜样,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是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面对一个31人的集体,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他觉得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于是,他把自己从上大学以来的心得体会慢慢地渗透给他带的学弟、学妹们,把自己的经验力求让学弟、学妹们理解,自己走过的弯路让学弟、学妹们避免。同时,他还积极去了解班上同学遇到的困难,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直到现在,化工111班的同学依然习惯在有问题的时候向他们亲切的“良哥”求助。
    李培良说,当导生的那段时光将会是他大学时代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因为他在这个集体里倾注了无限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同学们脱离困境是最让他欣慰的事情。
                                                     坚定执著,积累社会经验
    李培良深知,要想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出象牙塔,多去接触社会,以积累更多的社会阅历。他首先想到的实践机会就是做家教。
    2011年初,他与一位已经毕业的学长合作,办起了一家中小学生补课班,深受学生的信赖,家长纷纷慕名而来。后来,他又利用周六周日和暑假的时间为凌海的一家补课机构教授物理和数学。早上他必须在五点多就起床,上午从七点开始讲课,一直到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又要开始下午的课程。回忆起那段辛苦的日子,他的脸上闪现的是一抹淡淡的微笑。
    寒假时,他还在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做过服务员。多样的经历也让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他见到过要求苛刻的老板,也有过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时刻,可是当他再重新回忆起这些经历时,当时的气愤早已烟消云散。他觉得,年轻人吃点亏其实是一种收获。
    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使得他成为2009级第一批中共预备党员的学生之一,并获得了“2011年度辽宁省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作为90后,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他自强笃行,不断地充实自我。面对未来,他早已自信满怀。
    (学生记者 王磊)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