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技土壤 绽放创新之花——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纪实(第96期,总第368期)
2013-03-13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建立基于竞赛与项目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拓展学生实践和创新空间
  5年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建并扩建了机械基础认知实验室、机电控制实验室、逆向工程实验室和激光加工技术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增加了848万元。为满足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学院投入84万元建立了“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室”、“慧鱼组合模型”创新工作室、竞赛机器人创新工作室和机构设计创新实验室,通过与大学生学科竞赛相结合、与创新基金项目相结合、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等方式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此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也是培养“应用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条件。目前学院已与东风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无锡鹰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锦州万得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实践基地,基本上建立了“基地+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链。学院与东风朝柴的培养合作已有20年,该企业为国内柴油机设计制造龙头企业。2001年两家合作出版了《机械制造实习教程》,2011年由企业捐赠在学校组建了柴油机拆装实训室,2012年两家共建了辽宁省机械工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无锡鹰普公司毕业设计培养合作已有13年,学院每年都有90多名学生到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现场采题,毕业设计内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国际前沿技术,每年都有15名左右的学生与该公司签约,十余年来为该公司输送了100多名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在公司担任要职,同时也成为在籍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
                                           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2011年学校建立了“校-省-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培养体系,同时学院出台了资助学生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的制度。学生创新项目虽小,但学院注重以项目研究为载体,让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训练,体验项目研究的完整过程。通过学院规范的管理,学生除了要开展原理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样机制作等具体的项目研究工作外,还要在项目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等各个环节中收集资料,撰写相关汇报材料,参与答辩,采购实验用品、经费报销等等,每一件事情的经历,对学生都是一种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
  两年来机械学院共获得了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8个校级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目前已有12个项目结题,学生申请专利7项。
                                           大范围的专业能力系列竞赛体系 激励学生积极创新
  科技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以往的各类比赛学生参与范围小,对学生能力要求起点高,学生受益面有限。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学院将专业竞赛活动予以拓展,从大一开始,逐步设立针对性强、涵盖多种知识,贯穿四年,覆盖全体学生的专业能力系列竞赛体系。以院级、校级比赛为主,同时与省级、国家级比赛衔接。
  机械学院实施了“竞赛+项目”的实践模式,举办以“基础竞赛—学科竞赛—综合竞赛”为体系的科技竞赛,形成以“机械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无碳小车越障竞赛)”、“智能自主机器人竞赛”、“慧鱼机器人竞赛”为主的四大创新活动板块。“校内项目—省级项目—国家项目”相衔接,推动学生参加创新、实践训练。学院承办的系列竞赛活动包括机械制图应用能力竞赛、机械设计应用能力竞赛、CAD建模竞赛、PLC程序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竞赛、智能自主机器人擂台赛、慧鱼组合创意模型设计竞赛等竞赛。同时学校和其他学院举办的竞赛活动如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材料综合能力竞赛等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竞赛机会。
  近6年机械学院已承办7类22场次校级学科竞赛,参与人数达6618人,有3718名学生获奖。在省级以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竞赛中,52项作品获国家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省级二等奖15项、省级三等奖25项,共有160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
  机械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已显现良好的势头,在辽宁工业大学这片沃土上,它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新途径,努力培育科技土壤,让创新之花在机械学院绚丽绽放。
            (记者李文君)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