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大学(第105期,总第377期)
2013-10-15  

  【编者按】每一年的金秋九月,都有一批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带着对大学殿堂的憧憬,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梦想将在这里起航,开启一段逐渐褪去青涩,实现自我的征程。在新一届的同学们眼中,大学是什么样子?他们在此又立下了怎样的豪言壮志?本刊特编载了大一新生对于我校各方面的所见所想所感,在此,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眼中的大学,亲手放飞心中的梦想。

  金融学131刘婧珂:大学是梦想起航的地方,踏上这片锦绣之州,走进辽工大校园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我的梦想在这里深深地埋下了种子。
  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带着鲜活的新梦想,为辽工大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历经12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站在新的高度,人生中更高的跳台,更华美的舞台。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更高的挑战在迎接着我们。
  身为辽工大人,梦想是建立在一代代前辈的基础上的。当我走过校史馆的历史之壁,尽数历届教师、学哥学姐获得的诸多荣誉,金色的奖牌在向我展现着一切。我的梦想在这里埋下了一个点,一个朝着学术,朝着更高荣誉冲击的点。
  走进图书馆电子门的那一刻,这个浸润着书香的地方向我展现了它的深厚底蕴。随处可见奋笔疾书的身影,即使是讨论也是轻声的几句言语。想要在这里找到个位置是要早起的,这是学长给予的善意提示,而事实上,看到坐满的位置,我的一颗好学之心开始萌芽。梦想开出了一朵花,一朵蕴含着勤学进取的鲜花。
  一代代辽工大人怀揣着大学新梦想目光坚定走进校门,带着辽工大人的优秀品质踌躇满志走出校门。新学期,新起点,新梦想。让我们在这里放飞理想,扬帆起航,厚积薄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辽工大人,有梦就能飞翔。
  广告学132李晓倩:文化苦旅,浩如烟海,我踏歌而来,千日追寻。身为学生,自然学习至上,即使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该深深记住这一点。
  在书香浓郁的图书馆里。手指抚过略微泛黄的书页,细腻的触感,透过双眼汲取文中的知识。取下一本书,安静地坐在和我一样想通过读书来找寻真知的人的周围。笔尖划过白纸,婆娑声如海,那么清晰。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就要看她的图书馆藏书多少。我站在图书馆的最高点,身后是种类齐全的万册图书,我在此寻得了一片壮志。
  在灯火常明的自习室里。每一次,匆匆地经过教室的时候,看到奋笔疾书的身影一直在那里,偶尔听到低声短暂的交谈。偌大的教室,静得出奇,我不禁放慢了脚步,生怕自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种宁静。更多的时候,我也在这一群人之中,共同沉浸在数理长河,文学之海。
  在装备完善的实验室里。学校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器材,足够给予学子们获得专业的技术。我坐在台阶上,以手托腮,想象着实验室里学长们熟悉灵活的操作与自信满满的笑容,我想,这才是辽工大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不断壮大的原因吧。
  我在看,但我不愿仅仅成为一个看客,我要与这座学校一起,融在这学习长河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或许到了此时,我才有些读懂了它的意味。
  计算机131袁哲: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一座大学,文化乃是灵魂。
  在辽工大的校园里,我细细体味着它的文化韵味。1951年,前辈们用满腔热血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了一份希望。辽工大,从那一刻开启了她传奇的人生。逝者如斯,岁月带走了浮夸与轻浮,留下的是一份永恒与敦厚。先辈们刻苦与努力的精神,更需我们年轻一代继承与发扬。正是由于这种宽厚博大的道义从始至终融入到了每一个辽工大人的血液,这份对文化的信仰,对文化的传承才能得以延续。
  运动会上,自有着健儿们的奋强拼搏,观众席上,自有着学子们为他们加油呐喊,彰显着团结协作的伟大篇章。办公室里,自有着老师不舍昼夜的工作,蜡炬成灰,书写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尊严,师者,用他们的汗水浇筑了一个个绚丽的梦想。教室里,那一张张求知好问的面孔,彰显着当代学子的追求与梦想。林荫小路上,自有着远处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我们用行动展示内涵,用声音传播文化。
  辽工大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静谧的,但同时每一个角落却都是充满着生命的韵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辽工大学子。今日的我以辽工大为骄傲,明日的我会让辽工大为我自豪。
  广告学132周潇霏: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这里释放个性和激情,学生团体和社团活动是最好的平台。大学本身具有半社会的属性,带着年轻冲劲的我们自然是以发展自身,结识新朋友为乐。因此,加入这些学生组织是我们释放青春的一大出处。
  社团招新总会给人惊喜,带给新生的不仅仅是炫目还有吸引。街舞表演带动了全场的氛围,站在聚光灯下每一个人都仿佛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相对于工舞轩和DK舞团热情洋溢的街舞,五朵金花展现出了唯美的画面,群芳竞技使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其中。喜欢乐器的同学们在这里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吉他手的深情演绎令人如痴如醉,摇滚歌王点燃了全场的气氛,武术、魔方各色各样的社团缭乱了我的眼。这是一个神奇的舞台,给予你不一样的前方,打开不一样的青春走向。
  这边招新晚会活力四射,那边社团面试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校报记者团,电视台,“辽工之声”等校级组织正在层层选拔新一任的成员,大家都开足了马力,满怀热忱。这不仅仅是一次考核,也是对于大学新鲜事物的深入接触,无形中让我朝着一个成熟合格的大学生前进。不论结果如何,都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信念。If you don't fight for what you want,don't cry for what you lose。
  在器的磨砺中领悟道的深远,遵循砺器悟道的校训,辽工大将会在我们新生的共同努力下更加辉煌。辽工大,我们来了!
  材料物理131江晓婧:无数次幻想过大学中的模样,如今它在我的眼中鲜活的呈现。我在楼宇中穿行,亲身游览着铭刻着60年印记的学校,走近它,看清它的每一座楼,每一条路。
  我看着略显陈旧的楼房,脚下穿行的校园小道,一种独特的气氛萦绕左右,它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新时代清新的气息。
  脚步渐移,踏上那小路弯弯处,欢声笑语随风入耳。头顶已经泛出金色的银杏叶,哗哗的树叶摇摆声贯穿了整条银杏大道。大量的同学在这条唯美的道路上来来往往,也有人偶尔驻足,享受这一刻的宁静。走出银杏路,又扎进了清新的小树林,铭刻着先辈们意志的校园石散布在各个角落,默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辽工学子,鲜红的字迹上传承了一代代的校园精神。
  当我亲身站在九号楼之前,我感叹着这座在来校前已经从图片中见过一次的神奇大楼,恢宏,大气。这座被同学们称为“变形金钢”的九号楼,似乎随时都能“齐齐咔咔”的变形。与九号楼相媲美的是带着肃穆厚重文学气息的图书馆,从校史馆讲解员的详细校史讲解中,了解到二者均得到了国家建筑鲁班奖的荣誉,这在众多大学中都是不多见的奖项,身为辽工大学子,一种骄傲感在胸腔中酝酿。
  似乎有一种叫作自豪的情绪在燃烧,游览完辽工大的大小建筑,条条大道,我认定了,这就是我要的学校,是我不后悔的选择。身为这个学校的学生,我愿将四年青春于此度过。
  英语131沙禾斐:在2013年,“正能量”成了最潮流的词语之一,它象征着正面,积极向上的风貌。身为学生中距离社会最近的大学生,首当其冲传递着正能量,将它的内涵深入诠释。
  我曾想过,在我刚刚进入辽工大校园之时,那些不遗余力,为新生指路拎包,向新生介绍校园的学姐学长组成的志愿者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努力。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没有任何的回报,那是身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让他们站在了迎接新生的第一线。帮助他人,不求回报,这样就应该印证了正能量的部分精神。
  社会中,好心人自发为灾区捐款,这是正能量的传递。当我知道我们学校有着辉光协会这样的慈善组织的时候,心中还是小小的震撼了一下。一座大学中,为慈善而组建的社团,每一年都为慈善工作,帮助他人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这样的出发点正是阐述着正能量的思想。有这样的团队,我为我们的学校自豪。
  曾经,我想过,大学中的考试是如何的,大量的大学考试松散情况让我对辽工大的考试充满了期待。当我真正坐在辽工大的考场时,那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不辞辛苦认真监考教室各处的考官,当我走出考场,得知每一届的学生都是在这样严谨的气氛下考试之时,我对这所学校肃然起敬。这是正直的考试之风,也是鲜明的正能量之风。
  我一直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坚定信念,勇敢前行。这是正能量带来的力量,是能带动整个校园积极向上的力量。
  测控131刘婧文:大学友谊,是一辈子的财富,属于人生的珍贵感情。当怀揣着忐忑推开寝室门的时候,就好像推开了大学生活的大门,未曾想,那也是一段段友谊的开端。
  初见室友的时候,没想到那个不爱讲话的小姑娘会变成如今表情丰富的开朗少女,只要大邱小眉毛一皱,剩下三个都得乖乖听训。当初以为端庄大方的淑女小芸,实际是用朝阳小口音不自觉撒娇卖萌,弄得舍长我总是爱心泛滥的路痴一枚;以为是个性非主流style的小邱同学,反而变成了如今人见人熊的活宝,生活情景剧在寝室日日更新,受到了余下两人的热烈欢迎。
  除了玩笑打闹时的欢乐,还有一起生活互相帮助的温暖。军训的时候我和大邱还要参加田径队的训练,小邱和小芸就会给我们打好热水和晚餐;为了把被叠成豆腐块,一床被四个人轮番上阵。不知何时,已经把回寝叫作回家。在这个还陌生的城市,已经有了家的归属感。
  太多想不到的惊喜和温暖,不仅来自可爱的室友,还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运动会训练队伍虽然辛苦,也每天抱怨,想着偷偷懒,还得跟管事的学姐斗智斗勇;一边控诉着部长大人的无情,一边偷偷嘲笑部长总也不换都变色了的运动服。喜欢带我们跑的学姐们,也喜欢齐姐告诉我们跨栏把栏踹倒就行的嚣张。休息时和队里的姑娘们聊聊天,现在想来那么开心。
  培根曾说,把痛苦告诉给你的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多么幸运,我有这么多朋友可以分享心情!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