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成城 以心创新的国家奖团队
2018-11-12  

——记我校电气工程学院众智创新团队

编者按:第十二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决赛于8月25日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举行,全国共有141所高校300多支队伍进入决赛。我校有5支队伍入围总决赛,经过现场激烈角逐,专家严格评审,最终荣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3项。“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秉承培养技术创新、经营意识和人文情怀兼备的新工程师理念,构建“问题空间”,以运动的方式,为培育未来新工程师营造一种竞争的第二课堂。辽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众智创新团队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在争先恐后的氛围中,在激烈碰撞的思潮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以兴趣为动力,驰骋在时间轴的未来点上,陶醉在创新的乐趣中。

厚积薄发,离不开集体的特奖

“我觉得我最终能获得这份荣誉(国家特等奖),与集体始终是分不开的。”团队,是李友堂在采访过程中提得最多的词之一。

李友堂所在的众智创新团队,充满了“本领各异”的小伙伴:有单学期绩点可达4.9的学霸,有熟悉各种计算机语言的“点读机”,有对体育赛事运动明星无所不晓的“体育小百科”,以至他参评特奖之前,他的队友半开玩笑的对他说:“我们可能什么都不缺了,就缺一个特奖。”因为,“特奖”对于他们,象征的是集体的成长和对研究成果的肯定。

从他刚进入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友堂接触到了众智创新团队,缘起似乎在不经意间,可这缘分,便是5年。从本科一年级开始,他上完课就往实验室跑,刚加入的时候,有些木讷的他和大家的接触并不多,没有学长学姐们的指导,就只能自己暗自努力,当别人沉浸在周末的欢乐,欣赏周围风景时,他只能一个人研究课题,不过有一次,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去食堂吃饭,一位学长停下了脚步,他坐下来,看着那道李友堂研究了很久的题,温柔地笑了笑,静静地写下思路,并说着:“你看一下,能明白点了吗?”那是李友堂第一次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慢慢的,他发现团队的每个人都很真诚,那是一种因为热爱因为想去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的惺惺相惜。以至于后来他和队友在做研发时,除了思想上的碰撞,他们更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求同存异。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充足的准备,可就在刚刚过去的决赛中,一个艰难的抉择也是让他们捏了把汗。他说当时他们刚到场地,为了适应当地的温度、光线在做调试,队友为了让图像识别更加精准,在程序编写上想加一点改动,精益求精,他则觉得有点冒险,没有经过实验反复调试,不知道结果如何,可是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做选择了,他们的心态也慢慢地发生变化,好像沉寂了很久的海水,稍有风动,就能掀起一场涟漪。思考讨论,讨论又思考,后来他们决定坚持最初的方案,相信自己的实力。最终,他们以智能创新研发赛项国家特等奖的成绩为这几个月的辛苦付出做出最好证明。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学术的思潮和生活的交流中,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众人种树才可成林,李友堂深信,团队的团结永远是取得好成绩的必备因素。

追求卓越,学习是一种乐趣

孔孟之乡,文化起源,或许山东养育的学子从未辜负历史的期望。在这孕育人杰的土地,王自营便是传说中的山东学霸之一,在团队中,他总是默不作声的,但是只要是他说出口的,都会出人意料,给人惊喜。在采访时,他说,学习就像闯关,每次用半小时去研究一道有难度的高数题,解出的那个瞬间就像又升了一级,这让他乐在其中,王自营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写作业,打打游戏,玩玩篮球,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把自己专业第一的成绩轻描淡写地用“运气”带过,“运气”这个词,好像带了份神秘和不可捉摸,但实际上这份“运气”背后是优秀学子的通则:勤奋与毅力。在他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学习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当他学完整一本书后,总会把这些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比较、归类、总结等做一系列的工作,在期末复习阶段,优势就会有所体现,在备考时学习方法就是制胜法宝。没有谁是天生自带“开挂”技能,他们都是在不断打败一个个小怪兽中挑战和修炼自己。他说对于这次比赛获得国家一等奖,并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不过他有信心在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由滚筒洗衣机到化学原料搅拌器,王浩把他们研究的课题形象地比喻为“更为人性化的滚筒洗衣机”。随着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取得和人类比肩的成绩,团队在创新和“接地气儿”上可谓花了一番心思。王浩从一个对课题认知和设计似懂非懂的人,慢慢接触和研究,渐渐对比赛要求设计的系统深入,越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他说:“我们都想要洗的干净又带有清香的衣服,那么让原料实现质的转变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最短的时间轻易地达到想要的高温,为此他们不知做了几十次的调试,可看到成果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在研究课题时,他们会为了提高0.01℃而兴奋不已,唤来自己的实验伙伴们围观,在深夜里通过电话、微信探讨实验进展和规划。有时候累了就在实验室小憩一会儿,青春睡在电脑边,梦里都是程序最完美呈现的样子。

热爱与爱,从未缺席

他们说,团队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无话不谈,无话不说,团队是他们梦想的航帆,一旦开舵,时时相伴,团队也是他们求知的阶梯,只因热爱,从此无悔。起初大家都是想在大学锻炼自己能力,在朝夕相处中,大家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友情和师生情。他们回忆到,从进入团队开始,每年的中秋佳节,都是团队的大日子,大家在实验室研究项目,没有时间回家过节,这时候吴老师就会带来月饼和水果,陪大家团圆。谭济伟说,月饼甜甜的味道、队友一张张的笑脸、老师亲切的话语可能是他在实验室最温暖的记忆。负责产品营销的祝鑫说老师很有想法,之前比赛都是团队负责研发设计,后期的市场调研都需要请经管院的人帮忙,今年老师推陈出新,直接让团队做市场营销,对这个未知的领域祝鑫显得有些无措,刚接到任务也是倍感压力,不过她选择了用最费时间的方法——百度每一个名词,去了解这个专业,她说刚开始的时候查了大概有300多个专有名词,记笔记,逛学术论坛,慢慢的,她的心态随着知识的储备越来越平和。有些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她会给学术论坛里的陌生人打电话,他们热心的解答也让祝鑫更有动力。她称那时的自己很疯狂,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状态也渐入佳境。回忆起那段除了吃饭睡觉只有学习新知识的日子,她觉得是最充实的,在最终的答辩环节,有着理科生果敢冷静和文科生心思细腻的她,在现场也是打了漂亮的一仗。皮佳艳说,老师平时很忙,但是一有时间,他就会过来给大家进行指导,给他们这些“小树”修枝剪叶,对他们来说,这份关爱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份师生情融入到了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也变成了他们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很像他们在学术研究的大海上微微发亮的灯塔,在迷失时总会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翻开尘封的记忆,他们所付出的汗水,在实验室里曾经奋斗过的日日夜夜,以及为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到最后都给出最好的答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们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他们说这次比赛的成果,离不开实验室里共同奋战、共同进退的同学与师兄师姐们,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从方案的优化到论文修改,再到申报书的填写,无不凝结着老师的一片心血,更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历年来重视培养学生利用专业所学,在学科竞赛上寻求锻炼和突破。近几年,在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指引下,各项比赛冲进国赛的队伍越来越多,获奖级别也越来越高,这也是我校创新育人理念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果体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学子们会再创佳绩。(学生记者 闫秋宏)(照片由众智创新团队提供)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