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少年时 创新创青春
2019-01-08  

编者按:2018年是我校举办“汇聚智力·创享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第三个年头,创业大赛一直是我校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助推我校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扎实推进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过三届大赛的积累与沉淀,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郁,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丰硕,本次大赛共上交创新创业项目作品89个,涵盖了我校的全部学科方向,是我校“创新结合专业、专业推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我们采访到其中5个获奖团队的负责人。

专业知识是前行的垫脚石

来自机械学院的王志强所负责的铭宇自动采摘机项目,是一种采摘圆形或者类圆形水果的自动化机器,和传统的人工采摘相比,这个机器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更便捷地采摘果树上高处的水果,大大加快了水果采摘的进度。王志强说,这个项目和自身所学的专业有很大关联,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创业大赛,也是第一次作为负责人来带领大家,激动中也有紧张。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遇到不少困难,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对经济分析的不理解。他说因为自己的专业原因并不会进行经济分析,在做项目时,对此修改了不少,最后在队员的帮助下才圆满完成任务。来到JIT团队,让他对大学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学习与实践锻炼缺一不可。在团队实验室中不只有学习,让他感受更深的是温暖,实验室负责人会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会帮他指点项目上的不足,也会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烦恼,王志强说,在这里度过的一年时光使得他更加坚毅果敢。

化工学院的刘德泽带领的领尚团队参加比赛做的项目是“智能家居洗涤水回收利用装置”,主要是设计一个能够将家庭中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并二次利用的装置,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因为刘德泽自身学习专业的优势——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他对于我国水资源现状有一定了解,及我国对于节水方面的急迫需求,于是便萌发设计一个能够二次利用水资源装置的念头。这个想法刚刚产生就接到了本次创业大赛的通知,加之我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他很快便寻找到团队的成员,组建团队。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们将装置的技术难关攻克的那一刻,因为专利技术是这个装置的核心,将技术问题解决就像给他们的装置赋予了生命一样,在得知获奖的那一刻,深感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后来常常还会回想起那些日子,熬夜是经常性的事情,当他们的项目做不出来,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时候,整体的情绪也会比较失落,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从没有想过放弃,哪有轻而易举就得来的成功呢?经过他们多次的尝试与磨合,终于将各个难关逐一攻破,他会分配好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时间,他认为,不论是学生干部还是学生创业者,最本质的还是“学生”二字,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才可以去做好其它的事情。

兴趣是前行的动力

电气学院王奎武所在的创客团队所做的项目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科教课程体系,通过向中小学生授课以及带去与科技相关的产品供学生体验来锻炼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目前已经和锦州市一中、十二中等学校建立合作,并正在逐渐推广过程中。关于创客团队,他说,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他也正在尝试去注册公司,更好地将团队发展起来。团队于王奎武来说更像是给他一个机会,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在大三下学期,院长找他作为队长带整个团队,在带队过程中他逐渐对未来有更加明晰的规划,同时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管理整个团队、项目研发以及推广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更加适合去做一些和他人交流以及沟通的工作,发现自己适合的职业。通过做兼职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使王奎武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成熟。他说这可能也是院长会选择他来做这个团队负责人的原因。作为团队管理者,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团队人数逐渐增加之后,要对整个团队进行分部门管理,由于是初次带团队,面对队员对人员的安排或者工作分配的不合理提出的质疑时,令他很是苦恼。在冷静思考之后,结合队员提出的意见,对整个团队的工作进行了重新安排。这件事情对他也产生了非常深的影响,在之后团队工作或者人员的安排上,考虑到的事情会更加周全,会去主动照顾他人的想法与感受。通过在大学接近4年的生活以及后来带团队的经历,王奎武在看待一件事的目光会更加长远一些。正如他所说,当你在每一阶段都做到不后悔、不遗憾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在每一阶段做足了准备,最后会在冲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行囊已经装满,只待远航的号角。

史宴玮作为艺建学院院学生会副主席,是一个随和执著的女生,并且给人一种稳重成熟的感觉。她所负责的神悦文化传媒项目是一项以定向制作企业宣传资料、户外标识导视设计、行业广告、展示设计等为主的项目,并且在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成功注册了公司。神悦文化传媒是创艺人团队所作出的项目并且是以她们所注册的公司为基础进行的项目设计。此公司注册于2017年10月,入驻科技园后,利用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将项目引进学校,给学生一个实践锻炼与能力提升的机会。公司成立之初只有5个人,杨天舒老师与他们4位学生,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公司已有初步的规模。在谈到创业大赛时,史宴玮说,项目和所学习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参加这次比赛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指导,给团队提出了更好的建议,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从开始到结束,她大约经历了一周时间去完成这样一个项目,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企业策划书的创作。企业策划书与她的专业几乎没有关联度,她只能从网上学习,结合公司的真实数据去拟定,经过不断的修改,最终完成了任务。史宴玮平时会在工作室里度过自己的时间,她每次设计出的作品,都要经过不断的修改与核对,力图做出最完美的结果,她说,设计需要灵活的思维,制作需要严谨的态度,想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必须要学会这两点。

大赛是前行的指向标

和王立民的见面,让人觉得对面坐着的是一位经历颇丰的人,作为环境161班的班长、以及就业创业协会创业部的部长,他给人的感觉是对身边一切事物有着观察的敏锐性。通过在辽工大几年的生活,他发现每次就餐高峰期的时候每一个窗口都需要等待10多分钟甚至20多分钟才能吃到饭,这一个普遍存在各大高校的问题激发出了想要做一款能够帮助大家在就餐高峰期快速用餐的手机软件,于是就诞生了他此次参加创业大赛所做的项目——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食堂服务平台,这一切都是源于他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力。谈到答辩时,王立民说到紧张是肯定会存在的,这就更加敦促我们一定要在答辩前,对自己的项目知根知底,包括项目的未来发展、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都要了解清楚。在答辩准备的过程中也使得自己学习到其他知识,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网络中。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且参加此次创业大赛也让他见识到了更高的平台,真正与企业的管理者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交流。他说到在交流中企业的管理者也会给自己的项目提出很多的建议,比如这个参赛项目落地,开始商业化运营,一定要快速的铺开市场等很多实用性建议。同时,企业管理者所提的问题可能是自己之前所没有想到的,也会促进自己对项目有更加详细的理解。

梦想会在汗水的浇灌下绽放,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想要追逐远方的梦,需要走好脚下的路,成功会在下一站等你。祝福辽工大学子在创新、创业征途中再创辉煌!

(学生记者 姚焱缤 纪雯琪 温雨晗 照片由招生就业处提供)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