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及萧军纪念馆……(第32期)(总第304期)
2010-05-15  
 
    萧军(1907~1988):东北作家群中重要的一员。原名刘鸿霖,辽宁凌海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哈尔滨,以“三郎”笔名在各报投稿,由此开始文学生涯。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由鲁迅作序,作品较早地反映了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真实情景,成为他的代表作,并奠定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萧军生前的这两句诗就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精神写照。
  
    1988年6月22日萧军因病逝世于北京。根据萧军生前遗愿,他的骨灰分别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和凌海市“凌河公园”(2007年7月3日更名为“萧军公园”)。他在给家人的遗嘱中曾说:“自己是一个穷文人,没有留下什么财产。有一点菲薄的积蓄捐给家乡,自己的文物、书籍要捐献给辽宁萧军资料馆和有关文化部门。”
  
    萧军纪念馆、萧军墓:位于凌海市的萧军公园。据悉,萧军纪念馆建于1986年,始称“萧军资料室”,是全国第一个在世作家资料室。萧军去世后改称萧军纪念馆。萧军纪念馆新馆于1995年和2006年两次改建,新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设有萧军生平厅、文物收藏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展厅和凌海成就厅等十余个展厅,现有藏品4085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3件,三级文物282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2008年7月2日,“萧军纪念馆”新馆在凌海市落成。纪念馆坐北朝南,肃穆端庄,温暖的展厅,精心的架构,历史的图片,珍贵的文物,让读者近距离地看到了“一颗倔强的灵魂”。
  
    萧军故居:为纪念中国著名革命作家萧军诞辰100周年,凌海市沈家台镇投资30万元对萧军故居(左图)进行了修缮,投资200万元新建了萧军文化广场。故居本着“修旧如旧、以旧修旧”原则,正房和厢房都是按照原有面貌修建的,其中有一段百年老墙、老井及当年门前的拴马石、上马石是原生态的。
  
    萧军文化广场:为我校建筑设计院设计,由文化墙、主题雕塑和文化馆三部分组成。2007年7月3日,“萧军故居”和“萧军文化广场”在凌海市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落成。“萧军故居”落成可谓是与哈尔滨萧红纪念馆遥相呼应,同时也与坐落在凌海的萧军纪念馆、萧军墓南北对望。(编撰舒捷)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