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记2009年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王冬霞博士(第46期)(总第318期)
2010-05-15  

 
    王冬霞,女,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我校通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我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9年,王冬霞老师被评为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不但为我校赢得了荣誉,同时,也是对她多年来辛苦和努力的一次充分肯定。作为一名女教师,她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回报母校,心系学生

    2007年7月,王冬霞老师获得博士学位时,通信专业在社会上正火热走俏,她却毅然放弃了其他高校的聘请而选择回校任教,成为我校通信专业第一个毕业回校的博士。她说,是辽工大培养了自己,在母校急需电子和通信专业老师的时候,更应该为母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朴素的想法,却彰显出甘于奉献、不为名利所趋的无私情怀!

    学校去企业调研,她把握住难得的深入一线机会,记录、思考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整理、体会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回来后,她自信满满,整整一个笔记本的心得,让她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放下行李,她第一时间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反馈给学生,鼓励他们努力拼搏……她对工作的认真,她对学生的关爱,感动了80后的学子们,温暖了个性张扬的大学生,评师网上,学生这样写:非常优秀的老师、十分负责任的老师……

    教学突出,面向实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冬霞老师对学生的付出总是在一点一滴上。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王老师努力探索教学规律,寻求适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反映《数字信号处理》难学难懂,她就认真思考琢磨,将教学与自己的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最终,采用实际语音应用为背景贯穿课程授课的教学案例,使枯燥的理论讲解融于模拟工程中。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在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她又将两个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用“假命题真项目”的题目分阶段分层次地锻炼学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尽管本科生、硕士生的实验和论文设计任务十分繁重,但每一个实验环节、论文设计她都严格把关,每一个数据都力求真实有效。每周除8学时的课堂教学以外,她还带领学生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年教学工作量在360学时以上。

    她深知,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靠的是团队作战,她就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将自己在教研中摸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同事。她的教学方法、业务水平,深受师生的赞誉,也激励了一批年轻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中。因此,王冬霞老师多次被评为“三育人标兵”,被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为A,学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

    自强不息,硕果累累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一井水甚至是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自留校任教以来,王老师一直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读博士期间,她把握住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并完成横向和纵向科研工作,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辛勤和汗水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近年来,王冬霞老师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华为公司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pringer、《电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SCI检索1篇,EI检索8篇,ISTP检索1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王冬霞老师在为学生照亮道路的同时,自己也释放出了璀璨的光芒,她用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唱响了一曲“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乐章。(学生记者周党)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