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汽车上的美国(第8期,总第280期)
2010-05-16  
  
  美国不愧是坐在汽车上的国家,这里的学生几乎人手一辆车,学校大片的土地都用作停车场。我们宿舍后面就是一个大停车场,平时停得满满的都是车,但是一到节日或者假期,停车场就变得空空如也(学生都回家或者到大城市玩去了),这偌大的EKU竟然显得如此孤单。  说美国是坐在汽车上的国家,不仅因为车多,而且车在这里也是种文化,体现了一种发达的概念。比如说快餐吧,咱国内的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什么样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在这里,各种类似的快餐店都开在高速公路的两端,每一家都是四方形的店面。车开到背面,那里有点菜单和话筒,开车的人只需要对着话筒讲他要几号套餐即可,在转弯往前开到另一边付款,再往向前开一点儿取套餐就行了。总之,转四边形一周,不到两分钟,就可以买好东西走人了。这里的干洗店也是这样,顾客不用下车,把收据从车窗递给服务员,就会有人把顾客的衣服拿出来挂在车内的挂钩上。高速公路附近的银行,也是类似的工作原理。换零钱时,拉开车窗,把钱放在一个透明小圆筒里,在吸力作用下小圆筒顺着轨道飞回银行内部,不大一会儿,又在压力的作用下飞回来,零钱就换完了。
  美国人对车甚至比家还依赖。我听说,这里的人们出行,要么坐飞机,要么开车,很少有人坐火车和大客车。有一次和Dad、Mum参加一位亲戚的葬礼,他们竟然开车走了8个小时,其间穿越了三个州。这么远的路,为什么不坐飞机呢?因为飞机不是车——移动的家。自己的车里想带什么都行,想什么时候停下,就什么时候停下来。这也全有赖于美国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可以开了这么久都不会迷路。
  在美国,交通管理规定,行人最有先行权的,其次是非机动车,然后才是汽车。在校园里也是如此。刚开始时,我是看见车就停,那汽车看见我停它也停了。最后司机无奈地摆手示意我先过。后来习惯了,看见车就好像没有看见,大摇大摆地过马路。我和璇儿开玩笑说:“咱俩习惯了车让人,回国有可能变车下鬼!”在学校外可不敢大摇大摆地过马路,由于车速太快,可能司机把我撞飞了,才会看见我。行人过马路前先要按个按钮,这样交通灯才会在适当时候变绿。也别指望着,可以在灯变绿时走着过马路,绿灯只有5秒左右,必须跑才行。
  车给美国人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便。越是小镇,车的人均拥有量越高,没有人需要公交车,所以这里没有公交车(大城市才有)。也没有满街跑的出租车,只有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才会有出租车来指定的地点拉客,且收费很高。最郁闷的是,这里几乎没有人行路,即使有,也都被荒草覆盖了。(四)
        (国贸王湘怡)
关闭窗口

 

校报编辑部地址 :辽宁工业大学3号教学楼313房间
电话:0416-4198654/4199778 E-mail:lgxbxx@163.com
版权所有©辽宁工业大学